鋼筋工程屬于隱蔽工程,建筑中的不同部位都會涉及鋼筋施工,而其施工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強度、承載能力、抗震能力等性能,從而危及工程結構的使用安全和壽命。下面整理鋼筋工程技術控制要點,不同部位鋼筋施工質量要點,希望對小伙伴有幫助。
一、鋼筋工程技術控制要點
1 鋼筋加工與堆放
控制要點:
1 )切斷:連接接頭應切平
2 )調直:拉伸調直、伸長率和標尺控制,調直機損傷情況
3) 彎鉤及曲率半徑控制:箍筋135°、10d平直長度控制?蚣苤、組合柱、鋼筋搭接綁扎處的箍筋彎徑2d控制
4 )控制鋼筋位置、保護層措施的卡具、鐵馬凳加工質量
5) 半成品加工堆放、標識及驗收
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度彎鉤,其平直段相互平行,長短一致(端頭可不用無齒鋸切割),且平直段長度不少于10d+5mm。
2 鋼筋連接接頭
控制要點:
1) 接頭型式:直徑20mm以上為機械或焊接接頭
2 )接頭質量、資格證書
3 )接頭位置、錯開距離、百分率、同一受力筋不宜有兩個接頭。
3 保護層質量
控制要點:
1 )鋼筋位置準確、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及圖紙要求
2) 使用的墊塊、卡具、支架措施有效,符合規定
3)板筋上鐵鋪放在專用馬凳上,馬凳采用鋼筋直徑應確保承受荷載不變形,間距不大于1000㎜,馬凳位于上下鐵之間。
4 鋼筋綁扎與安裝
控制要點:
1 )箍筋加密間距、范圍、封閉、錨固、搭接綁扎接頭
2 )特殊節點:框架梁柱節點、箍筋加密、封閉;主次梁節點箍筋加密及元寶鐵,組合柱豎筋搭接范圍內箍筋間距5d,100mm雙控及彎鉤(2d)與搭接筋到位綁扎;剪力墻連梁進暗柱箍筋等
3 )安裝符合規范和設計做法,牢固。
4)鋼筋綁扎時綁扎結向里,將尾絲壓向內側,墻體、柱一律采用八字扣,暗柱四角鋼筋用兜扣。水平掛線,豎向吊線,控制垂直度。
防止鋼筋工程質量通。
①鋼筋的定位措施和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控制。
②抗震設防的要求。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
③鋼筋的接頭設置及接頭質量。
④鋼筋安裝的外觀質量做到橫平豎直、間距均勻一致。
二、不同部位鋼筋施工質量要點
基礎:
1)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按設計要求,且不應小于40mm,若無混凝土墊層,則不應小于70mm。
2)基礎鋼筋網綁扎時,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須每點扎牢,且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綁扎,但兩者均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移。
3)獨立柱基礎為雙向鋼筋時,其底面短邊的鋼筋應放在長邊鋼筋的下面,且此時的鋼筋網須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。
4)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,應在上層鋼筋網下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,且每隔1m放置一個,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。
柱:
1)縱向鋼筋的彎鉤應朝向柱心,且應在柱內設置定位卡或定位箍,以保證位置調整后不再變形。
2)下層柱的鋼筋裸露部分應采用工具式柱箍收進一個柱筋直徑,以利用上層柱的鋼筋搭接。
3)若柱截面有變化,則其下層柱鋼筋的露出部分須在綁扎梁的鋼筋前進行準確收縮。
4)現澆柱與基礎連接用的插筋須固定牢靠,位置準確,以免造成柱軸線移。
墻:
1)采用雙層鋼筋網時,應在兩層鋼筋之間設置撐鐵(鉤),以固定鋼筋間距。
2)內、外墻的鋼筋網綁扎時,水平鋼筋均應在主筋外,且鋼筋有90°彎鉤時,其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。
3)測量工放線完畢后,應先根據墻(柱)邊線及控制線將主筋按1:6打彎,調整到位后再進行箍筋的安裝和綁扎。
4)墻(柱)鋼筋在綁扎前,均必須要求在墻周圍搭設高凳,所有操作人員均必須在高凳上進行施工,以確保鋼筋綁扎時的人員安全。
梁:
1)梁綁扎完畢后,應及時墊底部保護層墊塊(一般為大理石墊塊),且墊塊應墊在箍筋與主筋交點處。
2)梁柱節點處鋼筋密集,綁扎梁筋時先插底筋,然后綁扎柱箍筋,再插梁上鐵。
3)主筋、腰筋與箍筋交點處均須綁扎牢固,上下排絲扣方向相反,以保證梁骨架不變形。
4)綁扎接頭承受外力比較薄弱,因此應將綁扎接頭放在構件應力較小的截面中,如簡支梁應將受拉鋼筋接頭放在梁兩端1/4的范圍內,且與彎曲處的距離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。
板:
1)板鋼筋綁扎前應按下部鋼筋間距要求劃線,且用墨斗彈成方格網,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,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,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。
2)板上部的負筋應防止被踩下,尤其是雨篷、挑檐、陽臺等懸臂板,應嚴格控制負筋位置,并按要求放置墊塊及馬凳,以免拆模后斷裂。
3)馬凳筋禁止直接安裝在模板面上,應安裝在板底筋上,且在安裝馬凳筋位置的板底筋十字部位應墊好板底筋的保護層墊塊。
4)雙層鋼筋網應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,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。
此外,鋼筋施工時,除了注意以上各部位質量控制外,還應做好預控工作,提前熟悉圖紙,尤其應關注鋼筋直徑、混凝土斷面變化的部位。同時,還須做好巡視及驗收工作,在確保質量問題全部整改完后,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。